文献综述结构分为四部分:
1.概念定义
首先将论文中需要用到的关键专业名词进行正确的定义与解释
因为不同的人对一个概念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理解。
读者会想当然地利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这个概念,导致研究结果的诠释偏差。
例如:“技术压力”,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怎么理解?你会有什么疑惑?
(是使用技术产生的压力,还是因为要学技术还没学就有的压力呢?)
所以,对概念的定义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先定义再进行论证。
也有学者建议将概念定义放置在引言的最后部分,这样文献综述就可以直接开始对文献的探讨。
若有多位学者定义同一个概念,可以提供多个概念.并在最后说明为何选择某一个.或者提出自己的综合以上定义的一个新定义.
2.研究主题的发展史
例如:社会情感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概念是谁先提出的?基于什么理论?后来谁又发展了?一共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什么特征?
这样给读者的感受就是笔者将文献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细致的阅读与分析,那么该研究得值得别人信任。
3.研究主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最忌讳流水账般的罗列作者的观点,一定要在首段就提出:
已有的研究可以大体分为几个方向或阶段?有什么特点?代表性人物有哪些?其主要观点有什么?有什么证据或研究结果支持?
例如:国内社会情感学习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理论探析、国外优秀干预项目介绍、国内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
将前人研究以自己的知识框架梳理出来也体现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4.对已有研究的批判性评价结果
已有研究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例如弥补了什么?丰富了什么?加深了什么?委婉地指出有哪些空白和薄弱之处
(一般来说: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研究变量少、研究群体不均匀、理论视角单一等方面进行评价)
阅读量: 6100